◆一位物理學家的教育◇
童年發生的兩件事,豐富了我對世界的認識,並引導我成為一名理論物理學者。
我記得,當時我的父母親有時候會帶我去拜訪舊金山著名的日本茶苑(Japanese Tea Garden)。我的童年最快樂回憶之一,就是蹲在茶苑的池塘旁邊,看著池中的鯉魚閃耀著醉人的色彩,在睡蓮底下悠然滑過。
在寧靜的片刻,我自在地讓想像力任意奔馳;當時我會問自己一些只有小孩才會問的可笑問題,像是,池塘裡的鯉魚是如何看待牠們周圍的世界。我心想,牠們身處的世界是多麼奇妙啊!
那些鯉魚一輩子都活在淺池塘裡面,必然會認為牠們的「宇宙」只包含了泥濘的池水和睡蓮。
牠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池底覓食,只會隱約察覺水面上或許存在著奇異的世界。我身處的世界實在是牠們所無法理解的。我當時感到困惑的是,我就坐在離鯉魚幾英寸遠的地方,與牠們的距離卻有如間隔著鴻溝。鯉魚和我各自在不同的世界裡生活,從來不曾進入對方的世界,但我們之間卻只隔著一道最薄的界限,也就是水面。
我有一次想像在魚群裡面說不定有一群鯉魚「科學家」。我想,如果有某一條魚提出假設,認為在睡蓮之上存在著平行的宇宙,這些科學家一定會加以嘲弄。對一位鯉魚「科學家」而言,只有魚類能夠看得到或觸摸得到的東西才是真實的。池塘就是一切。池塘之外看不到的宇宙根本就是不科學的。
我有一次碰到暴風雨,看到成千上萬的細小雨滴衝擊著池面。池塘表面波濤洶湧,睡蓮也因為水波的推動而四處擺盪。我一邊尋找地方躲避風雨,一邊覺得疑惑,鯉魚會如何看待這一切。
對鯉魚而言,睡蓮看起來根本就是自己在四處移動,沒有任何東西在推動它們。牠們所生活的水就像我們周圍的空氣和空間一樣是不可見的,牠們一定會對睡蓮能夠自行移動而感到奇怪。
我當時想像,牠們的科學家大概會虛擬出一種聰明的構想,稱之為「作用力」(force),這樣就可以隱瞞牠們的無知。由於牠們無法了解在不可見的水面上會產生波浪,於是下了這樣的結論:睡蓮可以在沒有外力的碰觸下自由移動,這是一種不可見的神秘實體,也就是所謂的作用力造成的現象。他們或許會為這種幻覺賦予一個令人印象深刻,而高不可攀的名稱(例如:超距作用[action-at-distance],或者在沒有任何東西碰觸情況下睡蓮的移動能力)。
我有一次想像,如果我伸手下去把一條鯉魚科學家撈出池塘水面,會如何。在我觀察這條魚並把他丟回水裡之前,牠一定會猛烈地扭動。我很好奇,其他的鯉魚對此會有什麼看法。對牠們而言,這根本就是無法解釋的事件。牠們首先會注意到,一位科學家從牠們的世界裡消失了。
牠就這樣消失無踪。無論牠們如何尋找,這條鯉魚就這樣從牠們的世界裡消失,完全不留痕跡。
接著在幾秒鐘之後,當我把牠丟回池塘裡,這位科學家又會突然出現。對其他鯉魚而言,這完全是一個奇蹟。
(引用自: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web/sys_serialtext/?item=0010598076&page=1)
這位科學家在驚魂甫定之後,會說出令人驚異的故事。牠會說:「我在沒有任何預兆之下,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被抓出了這個世界(池塘),並被拋到神秘的陰曹地府,那裡有閃耀的光芒,以及我從來沒有看過的奇形怪狀物體。最奇異的就是我抓住的生物,他看起來一點都不像魚。
最駭人的是,他根本沒有像魚鰭一樣的東西,卻還能夠行動。我所熟悉的自然律在這個陰曹地府竟然不適用。之後,我發覺自己又突然被拋回到我們的世界。」(當然啦,這個超出宇宙的經歷實在是太過神奇了,絕大多數的鯉魚一定會予以排斥,認為這根本就是一派胡言)。
我一直在想,我們就像是鯉魚,在我們的池塘裡悠然自得地游泳,度過一生,並確信我們的宇宙只包含了我們所能見到或碰觸得到的熟悉事物。我們自以為是地否認會有我們無法掌握的平行宇宙,或平行次元(dimension,或稱為「維」、「維度」)與我們的宇宙並存。我們的科學家因無法想像充斥在我們周遭虛空中的不可見振動,於是發明了「作用力」這類的概念。更有部分科學家,由於他們無法在實驗室裡量測到令人信服的證據,而蔑視高等次元的想法。
自那時候起,我就一直陶醉於有可能存在其他次元的想法。我和大多數的孩子一樣,大量接觸時光旅行的冒險故事,時光行者進入其他次元去探索不可見的平行宇宙,普通物理定律在那些地方當然都暫時被擺在一邊。我從小到大都一直在揣測,航行進入百慕達三角(Bermuda Triangle)的船隻是不是會神秘地失陷在空間的漏洞裡;我也曾經沈迷於艾西莫夫(Isaac Asimov)的星球地基系列故事(Foundation Series)。故事裡的銀河帝國(Galactic Empire)就是因為超空間旅行的發現而誕生的。
童年裡的第二個事件也讓我留下了深遠的印象。八歲時,我聽到了一個令我終生不忘的故事。
我記得學校老師告訴班上同學一位當時剛過逝的偉大科學家的故事,推崇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。他們說,很少人能夠了解他的想法,但是他的發現卻改變了全世界,以及我們周遭的一切事物。我當時並不十分了解他們想要傳達的法想,但這個人最吸引我的地方是,他在完成他的最偉大發現之前就去世了。他們說他花了好多年研究這個理論,這批未完成的報告到他死的時候,都還留在書桌上。
這個故事讓我陶醉。孩子都會認為這是個謎團。他未完成的工作到底是什麼?他書桌上的那批報告裡到底寫些什麼?到底是什麼問題這麼困難又這麼重要,連這麼偉大的科學家都要奉獻這麼多年的時光來尋求解答?我相當地好奇,因此決定要盡我所能學習有關愛因斯坦,及其未完成的理論。我到現在還擁有這些溫馨的閱讀記憶,當時,我竭力尋找有關於這位偉人及其理論的著作,並一個人安靜地閱讀一段好長的時間。我讀遍了附近的圖書館藏書,隨後我開始搜尋市內的圖書館和書店,熱心地搜尋更多的線索。我很快就發覺,這個故事比任何神秘謀殺案都來得更有趣,其重要性也遠超過我的想像。我決定要對這個謎團追根究柢。就算我必須因此而成為一位理論物理學家,也在所不惜。
(引用自: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web/sys_serialtext/?item=0010598076&page=2)
童年的啟發很重要呢!!